In the Media

媒体华大

媒体华大

近年来,围绕着区域国别学升一级学科的讨论十分火热,这是中国发展进入到一个交汇点、中国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进入新一轮代际更替的必然结果。可喜的是,讨论中不少重大问题越辩越明,达成了一些共识。关于区域与国别的概念及相关学术史脉络都有诸多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以华侨华人为视角的区域国别研究特色路径亦应受到重视。

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

区域国别学是关于“他者”的研究,更是作为主权国家对关乎国家利益的重要国家与地区的研究。实际上,中国很早就有区域研究,并且与国际区域研究几乎是同步的,只是未明确命名。但有两个问题,理应受到中国学者的格外重视。

其一,学科属性。一方面,区域研究是外国研究,但是外国研究不等于区域研究;国别研究属于区域研究,但是同样,国别研究并不等于区域研究。区域研究,某种意义上,属于国际研究、全球研究的范畴,但是国际研究、全球研究却不等于区域研究,或者说基本不属于区域研究的范畴。另一方面,区域国别学是跨学科研究,同时是以某一专门学科为厚实依托的,且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学科交叉侧重点又是不同的。例如,对“概念化”和“情景化”,社会科学学者与人文学者的处理方式就不同。对于社会科学学者而言,叙事与情景化,是为了更好地提炼概念,概念化是目的。而对于人文学者而言,概念与理论则是工具,是为更好组织叙事与分析情景化而使用的工具。再如,对于指导研究生而言,跨学科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而是根据不同学科教授的相关地理“区域的、国别的”共同属性,或者根据相关“主题的、理论的、方法论的”共同标识而成立的;跨学科的培养指导,更不是为了替代某单一传统学科,而是在该学科基础之上的超越,同时兼容其他相关学科的视野、理论与成果。同样地,联合课题攻关与研讨会工作坊,其组织与交流的基础和原则是多学科与跨学科,且早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有组织科研与高品质的学术研讨常态。

其二,研究方法。如同比较方法一样,田野调查是区域国别学的重要方法。相对于传统人文书斋学人而言,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却不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垄断,人文学人也有从事田野调查。对于区域国别研究者而言,田野调查是基本环节,无法回避。当然,不同学科对田野调查方法的应用是不同的。田野调查是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回答问题的手段,是围绕课题项目研究而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学者的田野调查都是独特的和唯一的,离开了田野调查,区域国别研究很难成为厚实而科学的研究。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侨华人理应成为一个区域国别研究独特而重要的视角。

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动力

目前,海外有6000万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始终是中国现代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华侨华人研究是跨学科的,分别归属几个大的不同领域:一是中国研究的范畴;二是住在国研究(即外国研究或者国别研究)的范畴;三是移民研究的范畴。

对国际华侨华人研究学界而言,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初具规模,这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海外投资,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独立建国的背景密切相关。美国华侨华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亚裔研究也被纳入美国华侨华人研究中。对于中国国内学界而言,华侨华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方向基本限于华侨华人历史和侨乡研究。研究地域主要集中于北京、厦门和广州等地。研究的主体力量主要是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海外归侨学者。动力源泉主要来自侨务与现代化的发展。

从学科意义上说,长期以来华侨华人研究始终是汉学研究、中国研究、东亚研究和亚洲研究的范畴。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约一二十年前,由于没有学科作为支撑,中国南方几所大学原本做得很有特色优势的华侨华人科研院所被迫转型,从事不是自己特长的国际关系研究,结果很遗憾不仅把原来的特色丢失了,而且又未能更好地建立起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基础,导致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长期面临着学科建设、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学术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掣肘。而区域国别学升为一级交叉学科的设置,对华侨华人研究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机遇。

华侨华人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

区域国别研究是跨学科研究。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四个基本学科的支撑构成区域国别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性框架,从专门视角与学科特色研究区域国别学则成为基本共识。华侨华人研究即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学科特色的专门视角。

一方面,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直是中国国家发展、现代化事业开拓与对外开放倚重的宝贵战略资源、重要管道平台、积极推手力量和密切联系的民间使者;另一方面,区域国别研究则是跨学科、多角度、交叉性的研究,是新时代中国对域外国家和地区全貌、知识体系的战略性需求与综合性构建。两个主题、视角与框架的结合统一,既是特色优势,又是互补支撑,相信应该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论的惊喜。

关于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BET体育平台首页(中国)有限公司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布局,笔者认为通过“一个结合、两个关联”可以实现“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

“一个结合”是指华侨华人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两个关联”是指华侨华人研究需要密切关联区域国别这一大框架、大背景,以及密切关联华侨华人这个专门研究主题。BET体育平台首页(中国)有限公司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聚合来自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优秀人才,开展中长期研究和智库建设,探索和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学术品牌,培养从事华侨华人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型复合人才。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聚焦全球中国与华侨华人、中华文明与华侨华人、亚太区域与华侨华人、比较移民与华侨华人、印度洋区域与华侨华人、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六大研究方向群,依托华侨华人资料中心、《华侨华人文献学刊》、四端文物馆以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等专业平台板块,这些优质资源和多种学术平台都推动了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讨论议题,已经不是简单论证一级学科设置为什么必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设置相关二级子学科,以及如何开展二级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研究的问题。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要求的新形势下,区域国别学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如何专业对接国际学界,如何有效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贡献中国元素,更值得探讨。简言之,区域国别学的标识性关键词分别是语言文化、学科交叉、田野调查、专门特色、原创性研究与中国元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区域国别学是中国特色的,而这一特色也是融入世界的学问。6000万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长期深耕住在国。总而言之,华侨华人是区域国别研究的独特视角。

(作者系BET体育平台首页(中国)有限公司讲席教授、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华侨华人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1/t20231123_5698414.shtml


(编辑:李玲钰)